搜索
  • 首页
  • 关于协会
  • 信息动态
  • 团标行规
  • 会员专区
  • 分会建设
  • 党建工作
信息动态
  • 通知公告
  • 协会新闻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宣传视频

河源和平上陵镇林下议事“议”出共富路

发布时间:2025-10-20

    在绿意盎然的林间,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正在河源市上陵镇翠山村进行。几张石桌板凳,便是村民们畅所欲言的“议事厅”。从家长里短的邻里纠纷,到产业发展,再到关乎未来的村级建设,大家围坐一起,大事小情皆可共商共议。这便是上陵镇“林下说事”的寻常一幕,也是当地激活乡村治理“一池春水”的生动缩影。

  这背后,是上陵镇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实践。上陵镇坐拥约12万亩毛竹资源、立竹库存量超2400万株的生态优势,当前正以翠山竹海森林公园景区建设为切入点,在推动竹产业高质量的基础上,打造笑“竹”“言”开微平台,让村民共建“竹内涵”,共享“竹优势”,共创“竹经济”。

  “竹林说事点”,说出乡风文明与治理新气象

  上陵镇以翠山竹海森林公园景区建设为切入点,创建了“竹林说事点”,让群众说事、群众议事、帮群众调解事。“林下说事”由村民自由发言,小到邻里间的纠纷事,大到村级基础建设都在这里进行,“议事会”成为群众解决问题的“交流会”。同时,镇村干部也围绕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安全生产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面对面的政策解读,用“小故事”阐述“大道理”,细心解答群众疑惑,集中收集民情民意,现场答复问题,对于现场不能答复的逐一进行梳理。

  翠山村2023年成功入选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林下说事”23场,收集民情民意66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37起。民主议事氛围的浓厚,直接催生了乡风文明的丰硕成果。村里不仅常态化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还修订村规民约,推动孝老爱亲、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新风尚。

  此外,依托“枫桥经验”,上陵镇结合本地“竹林说事点”特色,创新打造“竹林下话和谐”平台,将矛盾调解从办公室“搬”到竹林间。在石桌石凳旁,村民与干部面对面沟通,镇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协同参与,真正实现“邻里纠纷不出村,矛盾化解在基层”。2024年以来,翠山村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2件,达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文明乡风“育”出产业“新绿”

  和谐文明的乡风,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土壤。上陵镇的竹资源在翠山村最为集中,翠山村有万亩成片毛竹林,峰峦叠嶂,常年翠绿,形成有名的“十里竹海”。

  为了让这片“竹海”真正成为富民强村的“绿海”,上陵镇精准施策,以推进翠山竹海森林公园旅游景区项目为契机,全面提升竹林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上陵镇进行竹林科学抚育专题培训,培训摒弃单向灌输,采用“干部讲发展、专家教办法、群众学经验”的多元模式,不仅从灌溉、施肥等关键技术环节入手,更搭建了让竹农分享自身宝贵经验的平台。这种做法,既推广了新技术,又激发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热情,让竹产业的发展有了最坚实的群众基础。

  目前,上陵镇已流转竹林超1万亩,并委托翠山村当地村民管理抚育竹林,每年为村集体及村民增加林地流转收入超60万元,吸纳村民就业约30人。上陵镇竹产业总产值从2023年的400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6500万元,增长率达62.5%。2024年通过发展竹产业带动就业超200人,竹农人均增收超3500元,整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0万元,竹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从民主议事到矛盾化解,从乡风文明到产业共建,上陵镇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闭环。和谐文明的乡风,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土壤;而蓬勃发展的竹产业,又反过来激发了村民共建家园的热情与动力。如今,这片竹林下的民主实践,正悄然汇聚成推动上陵镇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让“竹优势”真正转化为惠及千家万户的“竹经济”。

上一篇:两山回响 | 清远着力打造 “五子登科”产业体系
下一篇:潮州召开研讨会 推进杜仲产业发展

相关链接:

-政府部门-
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林业局
-科研院所-
华南理工大学
仲恺农业工程学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林学会
广东省岭南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行业协会-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康养分会
-合作伙伴-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
广州海关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广东省林业产业协会 粤ICP备20059592号. Designed by Wanhu.
  • 020-87085330 / 020-87085110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园东路2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