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首页
  • 关于协会
  • 信息动态
  • 团标行规
  • 会员专区
  • 分会建设
  • 党建工作
信息动态
  • 通知公告
  • 协会新闻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宣传视频

清远西牛麻竹笋去年全产业链产值达109.65亿元

发布时间:2025-08-19

    盛夏八月,素有“中国麻竹笋之乡”美誉的清远英德迎来丰收季。日前,第三届清远西牛麻竹笋尝鲜季暨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在英德盛大启幕,现场“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109.65亿元”的数据,让笋农、采购商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作为清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中首个突破百亿产值的标杆,西牛麻竹笋正以“全链条升级”为引擎,在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中书写着绿色富民的传奇。

  从“土特产”向“现代产业”转型

  西牛麻竹笋的食用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当地民间有“无笋不成宴”的说法。其不仅是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更被历代文人墨客提及,赋予“山珍”“素味之冠”等美誉。

  清远麻竹笋产业的崛起,得益于其独特的生态优势——全市麻竹笋种植面积达99.25万亩,2024年鲜笋产量151.36万吨,竹林面积稳居全省前列。更重要的是,清远以“政府引导+协会推动”模式构建产业生态:通过引进京东、拼多多、省盐业集团等龙头企业,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成立麻竹产业协会,建立覆盖种苗、技术、加工、销售的全链条服务体系,降低农户参与门槛。

  “我们围绕生产、品牌、消费三端协同发力,五大产业综合年产值超400亿元,同比增长32.67%。”清远市政府副市长苏锦丹表示,西牛麻竹笋的突破,正是“土特产”向“现代产业”转型的生动实践。

  在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广盐集团投资建设的麻竹笋深加工基地于今年6月落成,设计产能1.5万吨/年,可生产即食笋、调味笋等20余种产品,并与侬优供应链、宾抱食品签署600万元销售协议。这只是产业升级的缩影:2022年以来,清远麻竹笋精深加工产值从8亿元跃升至25.76亿元,增长222%,笋干、酸笋、益生菌发酵笋等产品成为市场新宠。

  在尝鲜季的签约仪式上,清远市农业农村局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达成战略合作,英德农商行向麻竹产业协会授信10亿元,6家笋企与10家采购商签订产业链合作协议。这一系列动作,勾勒出西牛麻竹笋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的路径。未来,这株“剥皮黄金”或将成为撬动千亿产业、引领绿色变革的关键支点。

  “守着竹林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英德西牛镇花塘村村民李灶养曾在外地打零工,年收入不足3万元。2021年,他响应村里号召,将自家8亩荒地改种麻竹笋,加入镇里的合作社。“刚开始啥也不懂,合作社派技术员手把手教:什么时候施肥、怎么防病虫害、鲜笋长到30厘米最适合采摘……”李灶养笑着说,现在他的竹林亩产鲜笋超3000斤,合作社统一收购价每斤1.8元,单靠卖鲜笋年收入就有4万多元。

  如今,李灶养不仅自己种笋,还带动3户村民加入,农忙时雇请5个乡亲帮忙,人均日工资150元。李灶养说:“守着竹林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在英德西牛镇,如今有2.5万人从事麻竹笋行业,54个合作社和200多个加工点编织成紧密的利益联结网络。“企业+农户”模式下,福园村5000余亩麻竹笋通过加工厂实现年分红3万元;清远仟壹农业的益生菌酸笋带动20多个村就业,线上销售额两年增长800%。

上一篇:全省首笔“林下经济收益权质押贷款”落地肇庆封开
下一篇:“绿美广东·寻味粤林山珍”挑战赛启动

相关链接:

-政府部门-
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林业局
-科研院所-
华南理工大学
仲恺农业工程学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林学会
广东省岭南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行业协会-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康养分会
-合作伙伴-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
广州海关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广东省林业产业协会 粤ICP备20059592号. Designed by Wanhu.
  • 020-87085330 / 020-87085110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园东路2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