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首页
  • 关于协会
  • 信息动态
  • 团标行规
  • 会员专区
  • 分会建设
  • 党建工作
信息动态
  • 通知公告
  • 协会新闻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宣传视频

肇庆怀集打造茶秆竹富民产业

发布时间:2025-07-23

    传承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是怀集人刻在骨子里的信念。这份以“向山要绿、以绿兴业”为内核的精神,在群山环抱的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孕育出独特的绿色传奇——这里生长着被誉为“竹中君子”的茶秆竹,它们深扎红泥与沙壤,经三载风雨淬炼,从低矮山坳蔓延成50万亩绿浪,更乘“出海”东风远销海外,成为近三万乡亲的“绿色黄金”。这既是“岳山造林”光荣传统在新时代的延续,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标准化种植:“岳山精神”孕育的生态根基

  怀集茶秆竹的“硬底气”,藏在脚下的土地里,更融在世代相传的培育智慧中。在坳仔、幸福街道、怀城街道等八个乡镇的土地上,茶秆竹循着20~80厘米浅土层的“生态坐标”扎根,于50~100米低海拔处舒展枝叶,即便在800~1000米山地也坚韧拔节。它们不仅是水土的守护者,更是“绿美怀集”最生动的生态笔触,每一寸新抽的竹梢,都延续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绿色的执着。

  “三年,少一天都不行。”怀集县厘竹行业协会会长蔡党年的话里藏着传承的重量。按照常规标准,茶秆竹必须生长满三年方可砍伐,竹龄四年、五年更佳,“这是为了让竹纤维达到足够的密度和韧度”。砍伐时必留母竹,不刻意补种却让竹林自然繁茂,这份“取之有度”的智慧,让50万亩绿浪始终奔涌,既筑牢生态屏障,又为产业发展埋下可持续的种子。

  精细化加工:绿美资源变身富民产业

  走进怀集竹厂,机械臂起落间,青竹正完成从“绿美资源”到“富民产品”的蜕变。300多家企业的车间里,延续着敢闯敢试的劲头:从早年单一的原料输出,到如今烧烤签、香烛签的精细加工,再到架子鼓锤、滑雪雪橇、承重20斤的美国钓鱼竿等高端制品的突破——日本市场上,每吨竹制品售价达7000-10000元,远超同期日本输华钢筋价(每吨3000元),实现了“几吨钢筋换一吨竹”的价值跨越。

  这背后是“以绿兴业”的实践成果:老一辈守护山林,新一代深耕产业,让茶秆竹成为连接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绿美纽带”。

  三十年深耕:从“岳山”走来的绿色传奇

  “1994年入行,三十年没离开过这片竹。”蔡党年的竹厂与另外两家出口企业,年销均达3000万-4000万元。在怀集,近三万从业者扎根种植、加工、出口全链条,他们手上的老茧、车间的机器声,都是对绿色事业“久久为功”的生动注脚。

  尽管没有专属港口,需依托深圳盐田、广州南沙报关出口,但这并未阻挡怀集茶秆竹的“出海”步伐。从外贸部门到林业局的监管接力,从机械化加工到多元化产品矩阵,怀集人用智慧与坚持,让茶秆竹从山间作物长成国际名片,成为“绿美怀集”建设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鲜活例证。

  如今,山间的青竹仍在四季里拔节,“岳山造林”的薪火已融入竹林的每一寸肌理。传承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怀集人正以更昂扬的姿态续写绿色篇章——茶秆竹的“出海”故事在全球延伸,“绿美”底色愈发鲜亮,而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终将让怀集的绿色传奇生生不息。

上一篇:肇庆封开:林下经济铺就生态与经济共赢路
下一篇:陆河红锥林“育”出红菇共富经

相关链接:

-政府部门-
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林业局
-科研院所-
华南理工大学
仲恺农业工程学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林学会
广东省岭南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行业协会-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康养分会
-合作伙伴-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
广州海关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广东省林业产业协会 粤ICP备20059592号. Designed by Wanhu.
  • 020-87085330 / 020-87085110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园东路2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