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首页
  • 关于协会
  • 信息动态
  • 团标行规
  • 会员专区
  • 分会建设
  • 党建工作
信息动态
  • 通知公告
  • 协会新闻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宣传视频

广东和平完善四项机制推动竹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06-24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上陵镇现有毛竹林12万亩,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毛竹生产基地之一,2024年竹产业总产值6500万元,竹农通过竹产品实现增收1.15万元、同比增长44%。
近年来,和平县以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完善产权改革、三产融合、科技赋能、利益联结等4项机制,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竹林变景区、农民变股东”绿色发展路径,有力推动镇村高质量发展。
     和平县以林地确权流转为抓手,加快建立“高效确权+多元流转”模式,有效突破资源分散瓶颈,激活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活力,出台政策文件从确权流程、流转程序、管理方法、抚育技术等方面规范化指导,建立完善高效的确权机制。截至今年4月,完成林地使用权确权面积17.15万亩,核发林权证6786本,已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
     为推动从单一产业到多点发力,和平县建立三产融合机制,加快构建“以竹兴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出“整村托管”管理模式,鼓励各村集体以村为单位实行统一经营管理,有序推进竹资源培育利用。充分发挥“二产拉动一产”效能,升级改造翠山村翠林竹制品厂,将毛竹日均加工量提升至30多吨,年产值提升至1000余万元,村集体分红收入增至每年20万元。2024年以来,和平县打造的翠山竹海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拉动乡村经济消费约500万元,进一步擦亮“入粤首镇、十里竹海”文旅品牌。
     和平县持续探索利用科技赋能产业发展,不仅加速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竹林作业机械化水平,还采用现代抚育技术,成功打造8片共2400多亩丰产高效示范竹林,切实为竹产业发展降成本、增效能,助力竹产业跑出“加速度”。
     产业发展仅靠单打独斗是不可持续的,合作发展才能实现共生共赢。和平县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创新“1+3+N”合作发展模式,即搭建1个平台、强化3方联动、拓宽N种增收渠道,全力构建多元利益分配体系,推动竹农深度融入产业链条。

上一篇:广东:打好“四张牌”!探寻“林下生金”密码
下一篇:广东茂名打造沉香百亿产业

相关链接:

-政府部门-
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林业局
-科研院所-
华南理工大学
仲恺农业工程学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林学会
广东省岭南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行业协会-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康养分会
-合作伙伴-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
广州海关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广东省林业产业协会 粤ICP备20059592号. Designed by Wanhu.
  • 020-87085330 / 020-87085110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园东路2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