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首页
  • 关于协会
  • 信息动态
  • 团标行规
  • 会员专区
  • 分会建设
  • 党建工作
分会建设
  • 竹产业分会
  • 油茶分会
  • 森林康养分会

山中飞机一响,百姓黄金万两—韶关竹产业迎来历史性跨越,实现“山中竹子”直飞“生产车间”

发布时间:2025-09-11

在层峦叠翠的竹海之间,多旋翼无人机呼啸而起,将成捆的竹子凌空吊运,跨越茂密山林,直达加工厂生产车间。拥有232万亩竹林的韶关,正以科技创新破解长期制约产业发展的“竹子下山难”问题。

2025年9月10日,热带风暴“塔巴”刚刚过境,雨水滋润后的大地更显清新。在韶关市曲江区小坑镇,红竹产业合作社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演练—韶关市竹产业协会在此举办“山中竹子直飞生产工厂”无人机吊运现场作业观摩活动。


无人机吊运,破解产业难题

韶关竹资源丰富,竹林面积达232万亩。然而,“砍得下、运不出”始终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深山区域的竹子难以高效运输,导致竹山资源利用率低,成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在本次演示中,无人机吊运技术为破解这一困境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借助重载无人机,竹子得以直接从山林竹区点对点运抵加工车间,实现了资源的高效精准输送。

广东省林业产业协会竹产业分会会长、韶关市竹产业协会会长黄洪锋在主持活动时表示:“市委、市政府和市林业局领导高度关注竹产业发展,始终重视科技创新所催生的新质生产力。”


科技赋能,打造广东样板

“飞机一响,黄金万两”,黄会长用这八个字生动概括了无人机吊运为竹农带来的实际收益。一批技术娴熟、行动敏捷、朝气蓬勃的90后飞手,为韶关竹产业注入了崭新活力,也改变了传统竹产业的人才培养路径。这一创新不仅是韶关竹产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更是科技赋能竹产业、实现成果转化的重要实践。

现场嘉宾亲眼见证了竹子从竹山“直飞”进车间的全过程。无人机吊运技术有效盘活了闲置竹山资源,推动韶关竹产业迈入科技驱动“资源—价值”转化的创新发展阶段。

该模式的成功实践,正逐步成为韶关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为全省乃至全国竹产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全链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为推进该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此次演练的承办单位—韶关市世运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将大力开展CAAC四级机长证照培训、吊运飞手实操训练、重载无人机销售与租赁等全链条服务。

这些举措将切实服务广大竹农,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竹产业,助力实现“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韶关竹产业发展愿景。

现场无人机吊运作业的成功演示,赢得了阵阵赞叹。与会者纷纷表示“百闻不如一见”,这项技术将彻底变革传统竹产业的运输模式,显著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无人机吊运既破解了“竹子下山难”的现实困境,也开辟了“资源价值转化”的创新路径。这场在山林间开展的演练观摩,正悄然推动韶关竹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科技动力。

 




上一篇:国家级竹业专家智库汇聚韶关 问策“巨黄竹”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下一篇:协会竹产业分会筹备小组会议在韶关顺利召开

相关链接:

-政府部门-
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林业局
-科研院所-
华南理工大学
仲恺农业工程学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林学会
广东省岭南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行业协会-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康养分会
-合作伙伴-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
广州海关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广东省林业产业协会 粤ICP备20059592号. Designed by Wanhu.
  • 020-87085330 / 020-87085110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园东路2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