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銮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工作简历

1.1983.09-1987.06,中山大学,化学专业,本科;

2.1987.09-1990.06,中山大学,无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3.1990.07-1992.08,揭阳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员;

4.1992.09-1995.06,中山大学,无机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5.1995.07﹣至今,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先后任检验员、副主任、主任,2008.09起任总工程师,负责科研、技术、质量工作。现兼任全国焙烤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质量监管重点产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食品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食品安全专家、广东省健康管理委员会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工作业绩

从事质检工作27年,坚持以敏捷、专业的精神推动科研创新,在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领域的创新发明、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多次作为项目负责人组织承担并主要参与国家、省市多项科研及标准制修订项目,以专家、组长等身份参与国家省市各级部门的多次科技活动,获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科技专家库成员等多个与科研创新相关的专家称号,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和广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承担完成各级科技项目52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专项和 NQI 专项等;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6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7件;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 SCI 收录20多篇,合著著作5部;9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率先开展食源性兴奋剂检测研究,团队因出色保障供奥食品安全、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作为供亚食品检测主力实现"食品安全零事故"。

带领团队及时有效应对产品安全突发事件和开展风险预警研究。"苏丹红"事件中提供检测数据,助力公安查找到有毒调味品的生产源头;"三聚氰胺"事件期间检测查清1.5万批次乳制品污染状况,制订了国家标准《 GB / T 22388-2008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塑化剂"事发后检出大陆首批阳性样品等,为政府提供第一手资料;2020年6月率先摸清了广东河粉米酵菌酸中毒的主要污染源为原料米,预警潜在风险,为有关监管部门应对2020年下半年广东再次发生的同类中毒事件及时制定系列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